1992年1月17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乘专列离开北京,前往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开始了历时35天、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南方之行”。
1月18日,邓小平抵达武昌,19日抵达深圳,23日抵达珠海,31日抵达上海。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处于关键时刻进行的。南方谈话针对“左”的错误思潮及其观点,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以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澄清了前进道路上的迷雾,促进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南方谈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提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
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二是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提出:“到本世纪末,上海浦东和深圳要回答一个问题,姓‘社’不姓‘资’,两个地方都要做标兵。要回答改革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资本主义。这是个大原则。要用实践来回答。要用上百上千的事实来回答”。
针对计划和市场问题上的争论,邓小平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三是提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邓小平指出: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邓小平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四是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两手都要硬。
邓小平要求,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都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五是提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邓小平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六是提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作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终卷篇的“南方谈话”,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史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因此,它犹如一声春雷,使沉寂的神州大地再次复苏,全国人民为之欢呼。正是这个谈话,为中国的发展再次拨正了航向,为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中国继续沿着党的十三大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胜利前进!”
如果说,1978年底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那篇讲话,是标志着新时期开端的一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那么,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则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